《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》中美父母对待孩子职业选择的不同态度

2014-07-01 11:15:58出处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(集团)有限公司--003作者:佚名

我要分享

  朋友们在一块聊起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差别,都觉得对待孩子的职业选 择的态度,可能是中美父母差异最大的地方。

  我们小区聚会时,有个邻居请大家推荐一个清理壁炉烟囱的公司,另 一个邻居马上说她儿子就在专门清理烟囱的公司工作,还特意把儿子名字 写下来,让邻居打电话时提她儿子的名字,这样公司就会让他来干。邻居 说起儿子非常自然,热心为孩子拉生意,一个劲夸儿子干活非常认真仔 细,说很多老客户都回头找他。我们社区是比较典型的中产阶级阶层,这 个邻居家男的是律师,女的在医学院负责招生工作,在中国这样的家庭大 概不会让自己孩子以清理烟囱为职业的。

  有个朋友正在大学里读会计专业,她讲了他们学校校长儿子的故事。据说那孩子从小看着垃圾车满街跑,觉得收垃圾的工作很“酷”,高中毕业后不想上大学,真的就去申请垃圾公司的工作,天天跟着垃圾车挨家挨户收垃圾。从理论上讲,自食其力的人都应该被尊重,职业没有高下之分、贵贱之分,不过我们中国人往往会把工作分成三六九等,知识分子对于孩子的期望至少也是继续当知识分子,儿子是垃圾工会让很多人觉得没面子。可这个当大学校长的爸爸提起他儿子和儿子的工作非常自然,并没有觉得自己孩子“不成器”,或者觉得儿子让自己丢面子了。

  还有一个朋友的博士生导师是美国科学院的院士,在专业领域内可谓世界闻名。他的女儿一直在私立学校读书,成绩优异且有极高的绘画天分,高中时的画作就被画廊展览拍卖。高中毕业时她被包括普林斯顿、耶鲁在内的几所名校录取,她自己选择去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,只因为该校有一位她仰慕的艺术家。父母兴高采烈地送女儿上大学,毫无孩子舍弃名校的遗憾之感。女孩艺校毕业后没有去当画家,而是和朋友一起到非洲去做志愿者了。几年后她返回艺校读研究生,继续专业学习。父母任她折腾,提起女儿除了自豪还是自豪。而他的儿子竟然连大学都没有读,高中毕业后和几个年轻人自组乐队四处表演,父亲的办公室里到处摆着儿子表演的照片,提起儿子就滔滔不绝地向人介绍他都到了哪些地方演出。

  学生们曾经问起过他,为什么他的儿女都没有像他一样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?导师说自己之所以当科学家是因为从小就喜欢,兴趣在此,而两个孩子都对科学不感兴趣。他说在孩子年轻时,他不希望他们去考虑功 名利禄这些事情,而是要随心所欲、追随自己的热情去做喜欢的事情。兴趣是做好的老师,喜欢才有可能做得好,即使没有了不起的成绩,他们一直都在享受人生,还是赚到了。

  另一个朋友认识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。不管生意上的事情多么忙,这 位父亲总是抽时间参加儿子的童子军活动,接送儿子去踢球,参加儿子的 家长会,不错过儿子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。然而,他却在孩子上什么大 学,从事什么职业这些在我们看来是最重要的人生选择上撒手不管,连人 生方向都不给孩子指一指。

  他儿子高中毕业前陪同学报名参军,被招兵的人“忽悠”得热血沸腾,当场也跟着报了名,就这样跑去参军了。退役后,上了一所普通大学混到毕业,到处打零工又混了几年,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他似乎开窍了,对事业什么的开始关心了,就半工半读拿了一个MBA学位。在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工作过,到三十六岁才回到父亲身边,开始接手家族的生意,逐渐地掌管大局。

账户未绑定手机号

绑定 ×
绑定手机 ×